沒有釘鞋,不用起跑器,不分項目,也不在田徑場,今天下午,一項號稱“史上最神奇”田徑比賽在青奧村附近的青奧中軸線廣場上演。之所以稱為神奇,是因為這是一項8×100米男女混合接力賽,共有680人參加了混戰(zhàn)!
這是青奧史上首次8×100米男女混合接力賽,這項比賽堪稱一場“世界聯(lián)合大接力”,也是青奧會田徑參賽選手的一場大聯(lián)歡。據(jù)了解,參加這項接力賽的運動員有680人,全部來自參加本屆青奧會田徑比賽的選手,他們不分國籍,被分成68個隊。每個隊10人,其中4男4女,另有2人為替補隊員。每個隊的10人中,3人是短跑或跨欄運動員,2人為長跑運動員,1人為跳高或跳遠運動員,1人為投擲項目運動員,剩下3人則通過隨機抽簽產(chǎn)生。
隨著裁判員的一聲哨響,第一組運動員沖出了起跑線。想象一下,女子百米選手和男子鉛球運動員在一起跑百米,會是怎樣的一個歡樂場面。就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整場比賽沒有太多的加油聲,取而代之的是自始至終都沒斷過的笑聲。
預賽第三組比賽中,一位鉛球選手挺著大肚子在跑道上挺進的樣子,博得現(xiàn)場經(jīng)久不斷的笑聲和掌聲。運動員對于笑聲也并不介意,邊跑邊咧嘴看著場邊觀眾。還有位選手記錯了棒數(shù),比賽已經(jīng)結(jié)束,他才拿起交接棒向前沖出,跑完近40米,才被身后的隊友大聲叫回。
“這太有意思了,600多人在一起,全是歡樂。”中國隊的男子標槍運動員項嘉波是第12隊的第6棒,雖然全隊沒能小組出線,但是這并不影響全隊的好心情。“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次非常特殊的體驗,我覺得這回歸了運動快樂的本質(zhì)。”項嘉波說。
來自土耳其的鉛球運動員奧茲達伊,可能是整場比賽跑得最慢的運動員了,他拖著100公斤的體重努力地向前飛奔。“跑步方面我沒有接受任何特別的專業(yè)訓練,可能我拖大家后腿了,但是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這能讓大家都參與進來,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情。”奧茲達伊說。
以11秒04奪得男子100米C組冠軍的美國人杰弗里說:“沒有起跑器,也不穿釘鞋,這真的很奇怪,因為跟平時的接力賽太不一樣了,但是這很有趣。”
經(jīng)過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預賽和決賽,由澳大利亞的威廉斯、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沃納等10名選手組成的34隊最終以1分40秒20的成績獲得了冠軍。比賽已經(jīng)結(jié)束,但世界各地年輕人的心,在共同拼搏的歡笑中已經(jīng)連在一起。
青奧會田徑比賽總裁判長成裕陽說:“8×100米男女混合接力賽,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和接觸。”成裕陽告訴記者,這項接力賽是國際田聯(lián)提出在南京青奧會實行的一個創(chuàng)新賽制,意在推廣田徑項目,讓更多的青年人喜歡這個項目。
成裕陽曾擔任過北京奧運會、北京殘奧會、廣州亞運會和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徑賽裁判長,去年擔任南京亞青會田徑總裁判長。“8×100米男女混合接力賽也對接力比賽規(guī)則進行了創(chuàng)新。運動員不穿釘鞋,采用站立起跑,不用起跑器。運動員在交接棒犯規(guī)時,不取消成績,而是罰時間,每犯規(guī)一次罰2秒。”
成裕陽介紹,“這是一個全新項目,不僅首次出現(xiàn)在青奧會,也是首次出現(xiàn)在國際比賽上,賽制、規(guī)則都經(jīng)過了反復地磨合。”成裕陽覺得這個項目非常值得推廣。“田徑以往在人們眼中是一項非常枯燥的比賽,過于追求成績也讓田徑過于競技化,國內(nèi)許多小學生比賽都過于追求獎牌,把人們對田徑的興趣愛好埋沒了。8×100米男女混合接力賽讓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青年人混合組隊,雖然這個項目也會頒獎,成績也計入青奧會正式成績,但與傳統(tǒng)的接力比賽已經(jīng)完全不同,大家不再純粹為了獎牌,而是出于興趣、出于愛好,讓青奧會真正回歸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