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記者 左 京 王 濤

盧洪慶正在現場檢查鞋印
從小便將身為刑警的父親視為偶像,他立志長大成為一名除暴安良的刑警隊員;警校畢業(yè),被分配到商州區(qū)夜村派出所工作,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跟著刑警隊的老刑警學習刑事技術,積累勘察現場的經驗。20多年的堅守,他從一名青蔥少年成長為我市刑偵戰(zhàn)線上的中流砥柱,他便是商州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痕跡類檢驗鑒定專家盧洪慶。
刑偵技術助力破案
2015年9月12日、13日,商州城區(qū)連續(xù)發(fā)生兩起命案,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案發(fā)后,市、區(qū)兩級黨政領導高度重視,采取多警種聯(lián)動,晝夜奮戰(zhàn)。9月12日晚8點多,盧洪慶在家中接到緊急出警電話,直接趕赴位于工農路汽車站對面巷子內某招待所的案發(fā)現場,立即投入工作。“勘察現場時要按照程序一一對現場進行痕跡記錄,一個指紋、一滴血跡都有可能成為破案的關鍵。”盧洪慶帶領自己的刑偵小組細致地對現場進行勘查,不知不覺時間已經過了凌晨3點。稍事休息,早7點他又重回現場,繼續(xù)進行勘查。
13日下午4點鐘,就在盧洪慶正和同事緊張地分析案情時,出警電話再次響起,市區(qū)丹江公園王塬橋西邊河堤發(fā)現男尸。“這時真的感覺有壓力了,從市上到局里領導都做出指示,要求盡快破案。”從警多年,這已經不是盧洪慶第一次面臨破案時間緊迫、壓力極大情況。他帶領刑警隊員趕赴王塬橋案發(fā)現場,以現場為中心,開展外圍調查。分別調取沿路監(jiān)控、收集公交司機及群眾證詞,同時圍繞死者的社會關系展開調查,提取到了重要的文字證據。經過夜以繼日連續(xù)奮戰(zhàn)52個小時之后,兩起命案成功告破。
作為刑偵戰(zhàn)線上的老將,盧洪慶非常注重新的刑偵技術的學習。他說:“勘查現場是一個長期積累,不斷學習的過程,現在很多犯罪嫌疑人都有反偵察的意識,如果不加強自身的業(yè)務能力,肯定會影響破案的。”從警以來,盧洪慶憑借過硬的業(yè)務素質,所經手案件沒有一起錯案。
以身作則的老刑警
在商州分局,盧洪慶是刑警隊里老大哥,他總是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關注著每一位年輕刑警隊員的成長。指導大家看現場、每周召開例會,甚至所有文書都詳細修改,督促年輕隊員進步。商州區(qū)地處市區(qū),每年案件量大,但盧洪慶總能堅守著“命案必破”的信條,不放過任何一個案件,以身作則為年輕人樹立榜樣。
去年7月份,盧洪慶收到網上在逃人員石某在甘肅省隴南市出現的消息,當即出發(fā)追捕。“石某是市區(qū)一個酒后斗毆致人重傷害案件的主犯。抓不住他無法結案,受害人家屬也得不到一個公正的審判結果。”盧洪慶回憶,由于石某行蹤不定,抓捕的5天時間里,他們跑了5個縣、1000多公里的路程,最終在一家小旅館里將石某抓獲。連日的奔波,將犯罪嫌疑人帶回商州時,盧洪慶的眼睛里都是因勞累而布滿的血絲,他說:“這是職責。”
虧欠家庭忠于崗位
面對血腥的案發(fā)現場與窮兇極惡的犯罪嫌疑人,正義凜然的盧洪慶從未懼怕過。而當面對自己的家庭時,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卻難得地面露溫柔甚至滿心慚愧。
盧洪慶說,由于工作性質特殊,每周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單位或者出差辦案,根本無法照顧到家庭,就連妻子懷孕都是丈母娘照看的。而年事已高的母親知道他工作忙,生病時幾乎從不給他打電話。“我媳婦老說我,平時在家里啥都不干,單位一叫就走了。成天不著家,害得她老一個人吃剩飯。”但論起對家庭的虧欠,盧洪慶覺得最對不住的是孩子。因為自己和妻子工作都忙,孩子的家長會都很少參加,輔導功課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常常惹得老師有意見。如今盧洪慶的孩子已經快大學畢業(yè)了,埋在這位父親心底的那句對不起卻還常常伴著他。但是,談起刑偵工作,盧洪慶仍說:“工作永遠是第一位的。刑偵是我熱愛的事業(yè),是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