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麗江古城向北出發(fā),驅車十余公里就來到了玉湖村。這是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白沙鎮(zhèn)的一個納西族古村落,位于玉龍雪山南麓,平均海拔2600米。村子原名“雪嵩村”,納西語稱“巫魯肯”,意為“雪山腳下的村子”,有“雪山第一村”的美譽。
來到村子,率先映入眼簾的是具有納西族傳統(tǒng)風格的游客中心,平添了幾分寧靜與安逸。遠處云霧繚繞,連綿的玉龍雪山若隱若現(xiàn)。前方廣闊的草坪如綠毯鋪開,“納西秘境玉湖村”的立體大字格外醒目,像在熱情招呼遠方的游客踏入這方世外桃源。
人民日報記者 趙夢陽攝
步行入村,處處是石頭的世界。房屋、圍墻、庭院、道路,全由圓形石頭壘建,采用“穿斗式”石木結構,冷杉、鐵杉作梁,未經(jīng)打磨的冰川石筑成一棟棟院落,透露出一種古樸而深遠的韻味。也正是由于其傳統(tǒng)建筑風貌保存完好,2013年玉湖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9月的麗江,天氣變幻無常,上一秒還是藍天白云,下一秒已是小雨淅瀝。撐著傘行走在石頭路上,道路兩側目之所及既有古樸的傳統(tǒng)納西院落,也有改造后的民宿、咖啡館和特色餐廳,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碰撞融合,詩意生活在此具象化。
人民日報記者 趙夢陽攝
誰能想到,眼前這個村落,曾因土地貧瘠等原因,村民的日子過得十分窮困,“看山愁、看水愁,吃糧靠返銷、花錢靠借貸、生產(chǎn)靠救濟”是當時的真實寫照。而如今,走上農(nóng)文旅融合的新賽道,玉湖村跑出了鄉(xiāng)村振興的加速度。
近年來,玉湖村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成立旅游合作社,以騎馬探險、民宿體驗為主,帶動村民增收?!拔覀兺ㄟ^黨總支牽頭,村集體與旅游公司合作,在村里布局了不同的新業(yè)態(tài),游客可以得到豐富的體驗。”玉湖村黨總支副書記和新華介紹,2024年玉湖村實現(xiàn)村級集體經(jīng)濟收入36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3.26萬元。今年上半年,玉湖村接待游客20萬人次,綜合旅游收入1070萬元。
因為村里已有民宿酒店和餐館等業(yè)態(tài),經(jīng)營戶和杰林另辟蹊徑,在家里建起了納西文化體驗館,游客可以到這里沉浸式體驗寫東巴象形文字、制作東巴紙、磨豆花等納西族群眾日常生活,感受東巴文化。
據(jù)玉湖村委會初步統(tǒng)計,今年暑期以來日均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500人次,較去年同期明顯增長。玉龍雪山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愿景,正在玉湖村變?yōu)樾腋嵕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