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線品牌相反,受盡低迷市場“虐待”的二線品牌紛紛大幅度縮減推廣力度,尤其是在媒體上的宣傳。“去年年底我們看到了市場回暖的狀態(tài),但是銷量并沒有出現大幅度增長,我們目前僅與去年持平。”一空調北京分公司市場部經理告訴記者,由于去年的虧損,其公司在今年的推廣費用上也進行了嚴重的縮減,除了常規(guī)的賣場活動外,今年三月僅在江浙一帶進行了有限的廣告投放,“銷量不好,我再爭取推廣費用也沒用”。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面對還未見大起色的市場環(huán)境,加之沒有強勢的核心技術,格蘭仕、長虹等二線品牌已經無力提供大筆的推廣費用,縮減開支是無奈之舉。
專家
市場飽和需求少
與廠商的緊張情緒相比,專家的態(tài)度顯得輕松了些。家電行業(yè)資深媒體人呂盛華認為,現在的空調市場確實比較平淡,但促銷季來得晚一些比較正常,因為今年三月的天氣還比較冷。他解釋道,廠商更希望自己的推廣和宣傳能落到實處,起到真正的帶動消費的作用,稍晚進行大批量的促銷也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天氣原因,呂盛華還表示,現在的銷售渠道不再僅僅是傳統(tǒng)賣場,還有電子商務和電視購物等新型渠道,一些電子商務平臺也在適時推廣空調產品。
“市場需求少是一個主要原因。”呂盛華認為一二線市場已經飽和,一般的購買者可能都是要進行更新?lián)Q代。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也有相同的觀點。“整個家電行業(yè)已經比較穩(wěn)定,廠商的市場份額穩(wěn)定,市場需求也少。”陸刃波告訴記者,需求少,銷量就少,由于處于飽和狀態(tài),銷量也不會再出現前幾年的大量增長狀態(tài),廠商也不會愿意花更多的資金進行相關宣傳,這也是三月空調市場較為平淡的原因。
市場飽和了,在消費者理性消費的基礎上,廠商的低價促銷就不會再引起轟動,那空調市場還有沒有沖刺的方法呢?專家認為,廠商應將研發(fā)重點放在產品的制冷和制暖技術上,不要過多地強調附加功能。此外,企業(yè)要掌握好促銷點和促銷時節(jié),保存好用戶資料以進行更新?lián)Q代的提醒也是增加市場需求的一種方式。呂盛華也認為,國家的扶持政策應該更加市場化,由市場規(guī)律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