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記者張忠安)上周五收盤后,雷柏科技、東誠藥業(yè)、中航動力、瑞豐光電等6家公司發(fā)布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情況。11月份以來,約40家公司發(fā)布減持公告,且對相關公司股價造成負面壓力。因此,多數機構人士表示,年內有減持限售股解禁且股東分散的個股需要警惕。數據顯示,本周滬深兩市將有約490億元的限售股解禁。
數據顯示,本周滬深兩市限售股解禁規(guī)模增加,數量共計超過30億股,以上周五收盤價計算,市值接近490億元。超1億股解禁上市公司的數量也從個位數增加到兩位數。其中,長安汽車、羅平鋅電、中鎢高新等個股解禁規(guī)模相對較大。
記者從wind資訊獲取的數據顯示,本周滬深兩市有36家上市公司持有的限售股解禁,合計為32.54億股,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市值為489.49億元,解禁規(guī)模相比上周大幅增加。
重要股東年底套現沖動較大
實際上,同A股單周3萬億元的成交相比,本周不足500億元的限售股解禁規(guī)模整體壓力并不算大。但數據顯示,近期上市公司主要股東減持欲望回升,特別是中小創(chuàng)類個股在限售股解禁后容易出現重要股東套現,從而影響股價。
為何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熱衷減持?有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今年以來的減持主要集中在中小創(chuàng)身上,這些公司不僅股東分散,而且上市以來漲幅較大,加上近期中小創(chuàng)依靠“講故事”刺激股價越來越難,部分股東套現出局。另一方面,接近年底,部分法人股東或鑒于資金需求做出減持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