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發(fā)展中國家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一半,由于它們的增長率普遍高于發(fā)達經濟體,這個比例在繼續(xù)上升。
中國的難題會影響全球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3日文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按購買力平價(PPP)衡量,2015年它們占全球總產出的58%。如今,它們當中最大經濟體的難題成為全球性難題。
盡管美國的利率上調,但市場今年最關注的將是中國經濟的狀態(tài)。它按購買力平價衡量是全球最大經濟體,按貨幣衡量其經濟規(guī)模在未來幾年將超越美國。
IMF的數據顯示,中國在過去5年間貢獻了35%的全球經濟增長,在2020年底之前這一比例將為30%。
然而,有些官方數據的質量可疑,阻礙了做出正確分析的努力。老牌的發(fā)達經濟體就夠難衡量的了,而中國在變化極快的時期正建立新的測算體系。政治干預可能加劇了這些問題。
整理并發(fā)表分析師預測文章的共識經濟預測公司在其中國經濟研究小組成員當中進行了調查,這些人建立了有關中國經濟的另類模型。盡管大多數人預測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今年增長6.5%,與官方發(fā)布的增長目標相符,但這個研究小組的估測要低得多——今年增長4.8%,2015年增長4.3%。
假如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真有那么低,那恐怕會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對那些依賴向中國出口大宗商品的國家而言。
據預測,印度將是2016年表現最佳的大型經濟體,估計經濟會增長7.8%,略高于2015年,該國經濟繼續(xù)受益于油價下跌。此外,印度的利率依然較高,因此在經濟增長放緩時還可以運用貨幣政策。
另一個有望表現出眾的經濟體是印尼,今年預計增長4.9%。
金磚國家中的另外兩個成員國巴西和俄羅斯在2015年陷入嚴重經濟衰退,這種局面今年可能會持續(xù)。俄羅斯的復蘇將得到盧布持續(xù)貶值的幫助。自2015年4月以來,盧布對美元匯率已下跌30%。
如果美聯(lián)儲加息導致美元進一步升值,那么一些發(fā)展中經濟體也許會面臨兩難境地。讓貨幣貶值會加劇通脹和資本外逃,但加息會阻礙已然疲弱的增長。
中國經濟走勢眾說紛紜
另據英國《衛(wèi)報》網站1月2日報道,中國用缺乏生氣的最新工業(yè)調查數據作為迎接新年的第一份財經數據可能再合適不過了。經濟學家對中國龐大經濟所面臨的風險存在分歧,但他們都認為,中國的處理方式將在2016年對全球其他地方產生深遠影響。
樂觀主義者說,中國擁有大量且不斷增加的中產階級和巨大的外匯儲備,這讓北京有足夠手段應對任何危機,中國的政體讓決策者能夠強力推進經濟改革。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率或許已穩(wěn)定在6.5%左右,比全球金融危機前已成為常態(tài)的兩位數增速疲軟了很多,但并沒有“硬著陸”的風險。
不過悲觀主義者認為,官方數據從根本上高估了真實增長速度:使用貨物運輸量和用電量等其他替代指標來衡量,經濟實際增速或低于3%。
去年夏天中國股市暴跌,中國政府讓人民幣貶值的決定又引發(fā)了混亂。這些都說明沒有理由認為,中國決策者對資本力量的控制超過金融危機之前的西方決策者。
報道稱,出口帶動型模式曾推動中國成為經濟超級俱樂部成員,在最新的五年計劃中,中國打算改變出口帶動增長模式,轉為更加持久的國內消費帶動增長模式。
但是由于很多大型國有企業(yè)債務負擔過重、房地產泡沫破滅且股價下跌的沖擊依然存在,國內需求一直不活躍。
在2016年維持政治上可接受的經濟增長率的挑戰(zhàn)將會更加艱巨,特別是在美聯(lián)儲努力讓利率回歸正常的情況下。
根據中國的匯率政策,人民幣價值不得與美元偏離太多,這實際上是半固定匯率。
但是,由于美國經濟走強,美元升值且利率上調,人民幣隨之升值,中國出口商更難與他人競爭。隨著美元持續(xù)上漲,決策者可能更愿意放棄釘住政策,允許人民幣貶值,重返熟悉的出口帶動增長模式。
如果人民幣真的大幅貶值,會給中國的出口競爭對手帶來傷害,從而在全球經濟中引發(fā)貨幣普遍貶值,增添經濟長期疲軟的風險。中國的脆弱程度到底有多大很難評估,但是事關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