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不那么待見的國產車,但在國外可受歡迎了,這不得不說是中國汽車界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而連續(xù)多年出口第一的奇瑞就是一個很好的樣本。
墻外開花
近日,據中汽協(xié)的一組出口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奇瑞乘用車出口9190輛,同比增長8.3%,蟬聯(lián)國內車企第一位,占當月中國品牌汽車總出口的26.4%。1-7月,奇瑞累計出口59655輛,占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總量的26.6%,穩(wěn)居國內汽車出口第一位置。
要論奇瑞的出口大國,俄羅斯算是一位。據統(tǒng)計,奇瑞在進入俄羅斯市場以來,累計保有量已超過18萬輛,成為當地成長速度最快的汽車品牌之一。憑借良好的市場表現(xiàn),2014年,奇瑞汽車榮獲俄羅斯“最受歡迎的中國汽車品牌”稱號。另據俄羅斯新聞網站lenta的報道:“一些主流車企在2014年12月份貶值后上調了價格。特別是歐系的Mercedes-Benz,Volkswagen和BMW,日系的Nissan,美系的Ford以及中系的Chery,變得更貴了”。
聽明白了吧,熱銷的奇瑞,在俄羅斯還漲著價賣。
據此前奇瑞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的表態(tài),奇瑞已連續(xù)12年位列中國汽車出口榜首。除了俄羅斯外,目前在伊朗,奇瑞的市場占有率已達5%,成為當地市場主流品牌之一;在南美,今年上半年在阿根廷汽車市場整體下滑的形勢下,奇瑞汽車逆市增長44%;今年6月份,奇瑞完成巴西工業(yè)園項目簽約。
內銷外行
雖然奇瑞的出口數據出色,但是令人納悶的是,出口獨占鰲頭的奇瑞在國內市場卻賣得不咋地。
翻看7月的國內轎車銷量榜,奇瑞A3三廂(1839輛)排在第88位,奇瑞風云2兩廂(1784輛)排在第89位,奇瑞E5(1621輛)排在第93位,這是勉強擠進轎車前100強的奇瑞三款車。奇瑞曾經力推的艾瑞澤3,其7月銷量僅僅為415輛。在SUV榜方面,奇瑞瑞虎3(8004輛)排在第17位,奇瑞瑞虎5(4699輛)排在第31位。這一銷量成績單看似不錯,但與哈弗H6、傳祺GS4、瑞風S3、長安CS75、幻速S3等相比,就相形見絀了。
2006年4月,奇瑞以當月銷售3.19萬輛的成績殺入國內轎車銷量第四名,超過大批合資品牌。自此數年成為中國自主品牌的佼佼者,并被業(yè)界冠以中國品牌“旗手”美譽。
但最近五年,奇瑞在自主品牌陣營中的老大地位已被取代,其陷入漫長而痛楚的轉型期,銷量隨著轉型而震蕩:根據奇瑞官方公布的數據,2012年奇瑞整體銷量為56.33萬輛,2013年銷量跌至42.32萬輛,2014年略微上漲3.79%至44.1萬輛。其整體銷量排名在長安、長城之后,跟比亞迪、吉利相當。奇瑞品牌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197709輛,不足預期銷量目標五成,年度目標也不得不從43萬輛調整到33萬輛。
若再橫向比較,奇瑞無論整體銷量抑或是增幅,都遠遜色于吉利、長城等對手。以吉利為例,上半年累積銷量達25.2萬,同比增長35%;長城汽車上半年成績同樣出色,銷售逾36萬輛,同比增長28%。如今,奇瑞的月銷量徘徊在3萬輛左右,稱不上大滑坡,但也不太樂觀,整體已然跌出一線中國自主品牌之列。
不知道是奇瑞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出口了呢?還是俄羅斯消費者比國內消費者更好伺候?或者是奇瑞在海外市場通過低價換市場?奇瑞如此這張海內外截然不同的銷量成績單,確實令業(yè)界大跌眼鏡。
這種被國內市場邊緣化的產品出口國外,在短期來看當然是可以達到快速消化產能,促進企業(yè)發(fā)展的作用。但是,從大局和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在殺雞取卵。從根本上來講,邊緣化的產品本身是不具備強大的產品競爭力的,之所以能夠在海外一展拳腳的原因,還是得益于國外新興汽車市場的不完善。一旦市場競爭變得激烈,那么這些邊緣化產品就必然難逃第一批被淘汰命運。事實上,連年下滑的國內整車出口量已經在說明著這個問題: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不足。
多事之秋
奇瑞近期還不斷傳出內部中層以上領導離職的消息,包括銷售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公關總監(jiān)等等。奇瑞向來都是個離職率很高的車企,但是中高層領導如此集中離職還是很罕見的。據不完全統(tǒng)計,銷售公司的離職率至少在10%。
除了人事變動外,銷量下滑、庫存積壓、遲遲沒有新產品上市等話題一度將奇瑞推向頭條。奇瑞陷入了多事之秋。
8月11日,奇瑞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出現(xiàn)在了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月度信息分析會上。面對各種質疑,他表達了“緋聞多的演員才是好演員,緋聞多的企業(yè)才是好企業(yè)”的觀點。他還認為,奇瑞現(xiàn)在正處在非常好的時候,庫存方面達到了歷史最低,品牌和品質也是空前強大,并不像外界傳言的那樣不堪。
奇瑞真的空前強大了么?車型銷售數字和排名,至少扇了自己一個大耳光。
有媒體評論說,奇瑞的人事架構出現(xiàn)了奇怪的一幕:上一任銷售公司總經理黃華瓊剛辭職,接替其位置的是搞研發(fā)出身的高新華。目前銷售公司的人事格局,實際上是一個沒有銷售經驗的團隊在管銷售,如同語文老師去教數學,最終能教得好嗎?經銷商們?yōu)榇四笠话押埂?/p>
“很重要的原因是組織架構的問題?!泵襟w如此把脈道。與吉利采取事業(yè)部制、直接決策不同,奇瑞的8個大區(qū),并沒有決策權,所有的營銷策略都要經過層層審批,從建議到決策的過程,往往需要一個月左右,最終即便方案審核通過,也早已貽誤商機。
古語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痹谶@方面,高管離職頻繁的奇瑞似乎一直在犯著大忌。
頓悟不怕晚,只怕不反思。對于奇瑞來說,是時候摘下眼鏡,好好擦干凈,再往前走;攘外必先安內,是時候把架構理理順了。既然曾經是中國自主品牌的第一面大旗,為什么不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上用新車和銷量來證明自己,重回巔峰呢?既然頗以出口全國第一為自豪,為什么不墻內墻外同綻放呢? 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