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財沙河校區(qū)6年尚無正式圖書館
北青報記者探訪發(fā)現:不少大學新校區(qū)均出現圖書館“缺位”現象
隨著近年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一些高校外遷遠郊設新校區(qū)漸成趨勢。然而,北京青年報記者連日來在北京一些高校采訪時發(fā)現,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校區(qū)從六年前開始就有本科生入住,但至今這個新校區(qū)的圖書館還未建成,只有一個位于半地下的簡易圖書室。圖書館明顯“缺位”的部分高校,他們或因工程規(guī)劃晚于學校其他建筑硬件,或裝修日久難以啟用,以致出現了“沒有正式圖書館的大學”的怪現象。
探訪
半地下的簡易圖書室不足千平 沒有桌椅只供學生借書
北青報記者近日到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校區(qū)探訪該校的圖書館,當記者問起學生們“圖書館在哪兒”時,一位大一新生指著東區(qū)大門附近的建筑說,“就在學生活動中心的半地下室,那是個簡易的圖書室,圖書館新大樓還沒有蓋好呢?!?/p>
北青報記者隨后來到學生活動中心的地下入口,周圍未見“圖書館”的正式門牌,玻璃門窗上僅貼有A4紙打印的“圖書館”箭頭標志。正值下課期間,前往地下室的同學絡繹不絕,大家抱著書來去匆匆。隔著玻璃望去,這間地下室被分成兩個區(qū),一部分用作學生室內羽毛球場,另一側則是簡易圖書室,屋子擺著密密麻麻擺滿了大書架,各書架的間距約1米左右,空間顯得很局促,其中一兩個書架橫七豎八碼著書,也沒人整理。
在幾百平方米大小的圖書室內,北青報記者留意到,圖書室分第一、第二書庫,室內入口處只設一個圖書工作臺,狹窄的廊道口放有一臺自動借書機,三五個學生排隊等待,進出的走道因此被“堵住”。環(huán)顧四周,簡易的圖書室內并無桌椅。“地方太小了,只夠借還,我們都是到教學樓去自習。”來自政府管理學院的一女同學告訴記者。另一位研一男生抱怨道,“這里的書也不全,新書更得慢,寫論文時候需要找資料,只能預約學院路的老館或者自己上網買,很是折騰。”
北青報記者問起主教學樓對面的新圖書館何時能對外開放時,研一的同學搖搖頭,“樓修了兩三年,現在還在弄。有老師說今年開學會啟用,結果還是沒開?!?/p>
簡易圖書室角落處凌亂的書架
探因
新圖書館并未納入首期最先建的項目規(guī)劃
據北京市規(guī)劃委昌平分局的消息,中央財經大學新校區(qū)的整體規(guī)劃是“計劃按一、二兩期分期建設,分期分階段實施”。校區(qū)一期第一階段工程完工時間在2009年,包括學生宿舍、學院樓、主教學樓、學生食堂、活動中心5個單體項目組團。而該校圖書館項目位于校區(qū)C10地塊西北角,該地塊在整體規(guī)劃時沒有被納入第一階段,而是一期第二階段,據昌平規(guī)劃分局的公文,這一階段項目在2010年之后才陸續(xù)破土動工。因此,在2009年新校搬遷時,2008級和2009級近4500名中財新生入住沙河,而此時的圖書館的“硬件配套”并未隨員跟進,而是留出了大塊空地待建。
等到2013年年初,該校校園新聞網上刊登了新圖書館項目全面施工的消息,“項目在去年(2012年)完成相關前期手續(xù)準備,并于2013年進入全面施工階段?!?/p>
校內物業(yè):精裝修工期長
自2013年至今,又兩年過去了,為什么這里的8000余名學生仍然沒用上新館呢?帶著疑問,北青報記者來到中財沙河校區(qū)校內的物業(yè)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回答稱,“新館主體工程在今年年初完成得差不多了,但室內的精裝修和設備安裝還一直在進行,你去看,里面工人們還在忙活呢。”
據學校官網的規(guī)劃簡介,作為沙河校區(qū)的標志性建筑,新圖書館總建筑面積約31000平方米,建筑層數為地上5層,地下2層,內設多媒體視聽室、研討室、會議室,是集學術活動、研究討論空間為一體的學習中心。
北青報記者隨后檢索到公開的招標公告,該圖書館項目主體竣工時間在2014年12月,竣工驗收時間在今年1月份,主體竣工不包括精裝修項目。今年7月、8月,圖書館相關采購招標信息也相繼在政府采購網公示。“因為這是綜合性的場館,室內裝修和設備安裝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裝完了,還有書籍運輸和擺放。這么一算,至少也得到明年5月后才有可能開了?!蔽飿I(yè)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延伸
多所大學新校區(qū)圖書館
規(guī)劃普遍較晚
北青報記者走訪發(fā)現,大學新校區(qū)圖書館的投入使用時間晚于學生入住時間,使得學生長期處于沒有正式圖書館可用的境地,在多所高校中存在。究其原因,無外乎規(guī)劃較晚、工期較長。
北京郵電大學沙河校區(qū)今年9月開學時投入使用,但規(guī)劃中的新圖書館仍在建設中,外部可以清楚看見裸露的鋼架結構。與中財沙河校區(qū)類似,其“臨時圖書館”也位于校內綜合教學樓的地下一層,面積只有約1400平方米,外部有書桌供同學們使用。北郵沙河校區(qū)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新圖書館的主體工程已經于11月18日封頂,即將開始二次結構砌墻、設備安裝和內部裝修,要真正供同學們使用,預計要等到明年9月或10月份。
北京建筑大學大興校區(qū)的新圖書館設計新穎,寬敞明亮,藏書90多萬冊,有充足的學生自習空間,是該校學生的驕傲。但這座圖書館去年12月27日才正式投入使用,比新校區(qū)有學生搬入整整晚了三年。在此之前,北建大也是用臨時圖書室的形式滿足同學們的借閱圖書需求。
大學新校區(qū)的圖書館建設為什么普遍晚于其他硬件設施的建設?北京建筑大學圖書館館長王銳英告訴北青報記者,首先,一所大學的新校區(qū)建設工程巨大,所需經費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圖書館雖然是一所大學的標志性建筑,但因為建設經費不是一步到位的,所以先建哪個后建哪個,就需要掂量。王銳英說,通常大學新校區(qū)需要先具備基本的功能,滿足師生吃、住、行、上課的需要,即先要建好教學樓、宿舍樓、食堂等設施,然后再考慮實驗室、圖書館等。這都取決于學校對新校區(qū)的設計規(guī)劃、施工場地、經費是否到位等因素。例如,北建大就是將新圖書館的建設放在了大興校區(qū)的二期工程。而中財沙河校區(qū)2009年學生入住,2013年新圖書館才完成前期手續(xù)開始施工,顯然圖書館的規(guī)劃是較晚的。
其次,一座圖書館的內部裝修、圖書進駐所需的時間比較長。中財的新圖書館去年底主體竣工,但室內裝修和設備安裝如今仍在進行之中。北郵沙河校區(qū)的圖書館如今也進入內部裝修階段,工作人員預計需要近一年時間。除了軟硬件建設,一座圖書館的圖書入館、擺放也是巨大工程。北建大新圖書館的大部分藏書是從校本部的老圖書館搬來的,其余是逐年新采購補充的。新館去年底投用時的藏書有90萬冊,其進場、分類整理和擺放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捌鋵嵨覀冃聢D書館現在也沒有最終完工,還在進行內部優(yōu)化調整?!蓖蹁J英說。
本版文/本報記者 劉旭 雷嘉 王曉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