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北京12月21日電 著名科幻作家星河今天在人民網(wǎng)和中國科普研究所主辦的《TALK科學-2015年度科技熱點追問》年終活動上發(fā)表題為《科幻時代N.0》的演講。
全文如下:
大家好,我是星河,我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下當下科幻的現(xiàn)況和一些問題。我的題目叫做《科幻時代N.0》。為什么這樣叫呢?每一個時代的人老覺得自己的這個時代是比較獨特的時代,每一個職業(yè)的人都覺得自己的職業(yè)是很神圣的。我覺得我們大可不必這樣認為,我們可以更客觀、冷靜,然后理性的分析一些問題。所以,我們不必糾結于1.0、2.0,所以叫N.0。
剛才講到現(xiàn)在好象科幻大潮興起,風頭正見。有一些具體的現(xiàn)象,一個好的現(xiàn)象就是說,大量的科幻長篇被出版,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要么出版不了,要么就是說,它會假借少兒作品之名才能出來。但是出來了以后,也有點像剛才主持人講的雷聲大、雨點小,沒有收到什么效果,也良莠不齊。這個不著急,作者都在等,等什么,我們一會兒再說。
與之相對應的一個不利條件是什么呢?就是雜志的這種凋零,好幾家科幻雜志都已經(jīng)關停了,有些雜志的科幻欄目也被關?;蛘邉h減了,就《科幻世界》一枝獨秀,我每年要編一個科幻小說的年選,就很頭疼,因為我不能在一個雜志上選,就不叫中國科幻小說年選了,就叫中國《科幻世界》年選了。所以,這是一個不利因素。因為現(xiàn)在寫長篇的這些作者,他們都受過這些雜志短篇小說的長期訓練,如果缺了這個平臺的話,是有問題的。當然,現(xiàn)在有一些網(wǎng)站挺身而出在做這樣的工作,但是效果還看不出來。
很有意思的是一些純學刊物現(xiàn)在發(fā)科幻,而且發(fā)得不少,很還多,這有一個問題,在純學發(fā)的科幻,對所謂“科”和“文”是怎樣看的,它的比例、它的占比和含量,我在這期人民文學發(fā)過一篇作品,這個作品編輯幾乎一個字都沒有給我改,但是有一段讓我打回來要重寫,有關科學的論述,在這部分,他認為你寫得太深,我的讀者不懂。我覺得他的這種認知還是比較符合我們對科幻的理解,就是科幻歸根到底是小說,它是文學??茖W在里面只是一個背景,只是一個側面的東西。
當然,科幻,科與文的爭論是由來已久,我們看這句話。我們剛剛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很驚訝,雨果·根斯巴克是科幻泰斗,怎么能這么批評他,這不是我們的觀點,是這個人(B.W.奧爾迪斯),這是英國的著名的科幻作家、科幻評論家、科幻史學家,他寫的這本書里提到的,在這段話之后,長篇累牘的描述了雨果·根斯巴克怎樣把科學技術簡單的、僵化的植入到科幻。我這里并不想簡單評價根斯巴克對科幻是推動還是阻礙了,因為他對科幻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我只想說明這種科與文的觀點一直在爭論,這個人是世界科幻協(xié)會的前主席,來過中國,還受過鄧小平同志的接見。
所以,我覺得所謂科幻小說里的科學,應該是深入淺出的,而不是簡單僵硬地植入進去,應該融入到小說當中。
談到科學,還有一個科幻里的科普的問題。這也經(jīng)常有一些誤區(qū)。科幻小說里你能學科學知識嗎?實際上科幻小說里提到的科學知識往往是錯的,甚至有些是猜想、假設,如果你在科幻小說里學科學知識,無異議于在歷史小說里學歷史,在武俠小說里學武功。我有一個朋友是在故宮博物院做研究工作,也是一個作家,他因為戴著工作人員的銘牌,經(jīng)常就有一些游客問他,甄鬟住在哪?他就很無語,網(wǎng)上還真有人搞出關于甄鬟,關于各個妃子住在哪的一個實際的經(jīng)歷。實際上,我們的觀眾在看這種作品的時候,我們是學歷史嗎?不是,我們看的是什么?我們看的是這個,看的是這個,我們看到的是后宮的勾心斗角,我們看到人之間錯綜復雜的感情。所以,這跟我們說的科幻的科普一樣,它普及的不是具體的科學知識,而是普及的科學在我們生活中、在我們社會中的意義。
這個人大家都知道,兩院院士潘家錚,現(xiàn)在水利出版社正在出版他的全集,里面有大量的學術著作,還有大量的隨筆散文,還有幾十萬字的科幻小說,我做他的科幻小說分卷的主編,他就提出一個觀點,他說我寫的科幻,我希望腳踏實地,我希望貼近現(xiàn)實,我希望能成為一種現(xiàn)實的折射。我覺得老先生的這種看法、這種認知還是比較有道理的,這是我對科幻的一個道理。
這就是這一年來的一些科幻現(xiàn)象,還有一些比如譯著,有些譯著出得很好,這是我寫的一個評論,這個人也是美籍華裔科幻作家,他的作品很流暢、很優(yōu)美,情節(jié)也很好。但是還有一些問題,比如營銷,這個我不太懂,營銷對于科幻小說的影響非常大,比如有一個科幻作家叫王晉康,他的作品《逃出母宇宙》一點也不輸于一些優(yōu)秀作品,但是做的宣傳不夠,營銷不好,所以沒有起到一定的效果。
這里說的是小說和出版,下面說電影。我們剛才講那些長篇小說的作者等什么呢?等改編電影、改編小說,把一個個版權都賣出去了,因為這兩年是一個電影時代,未來兩年一定是電影大發(fā)展的時代,在中國。
所以,有很多導演特別想拍科幻片,剛才春哥講的科幻大片,搶了我的話題。但是,我覺得能不能拍好,也是需要我們討論的。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缺錢了,咱們不差錢,也特技玩得不錯,電腦特技做得非常好,很重要的一個是觀念的問題。很多年前,有一個導演跟我聯(lián)系,說我看看你的作品,我就給他拿了一些當時前衛(wèi)的網(wǎng)絡等等,然后看完以后,我覺得對科幻的和你大一樣,我說您怎么理解的?他說我覺得應該是山中方一日、世上一千年這樣的東西才是科幻。我說你那個不對頭,我們不能談了,根本不在一個話語體系之下。他對科幻的認知觀念還不太對頭,不太科技。
我們現(xiàn)在說一拍科幻片,這是我在一個雜志連載的一些分析科幻電影,連載了十多年,二百多部,出的書,我對這些科幻做了一些研究。我們一說科幻,就是這部,2001:太空奧德賽,這部作品不是改編自小說的,先有電影后有小說,根據(jù)克拉克的一個短片、一個中片做出來以后,拍了電影,然后重新寫的小說。
這個作家的作品可能非常好,但不適于改編電影。這個片子改編得還算不錯,這個片子改編就不怎么地,把整個機器人學三定律全部都改壞了。
我們看改得比較好的電影,所有我展示的這些片子都改編自一個作家叫菲利普·迪克,這些作品大家都很喜歡,很受歡迎,但是他的作品在中國基本沒有什么響聲,有中譯本,響聲非常低,不用說中國,在美國也一樣。2009年改編票房累計達到10億美元,但是這個作家生前因為貧困而死,非常悲劇。這種片子我們暫時拍不出來,類似于這種片子也拍不出來,像《火星救援》我們也拍攝不出來,這種片子有情節(jié)、有思想,有一些大場面,暫時還不行。我們看看哪些能拍出,還有哪些不能拍。這種片子沒法拍,這是海因萊因的一個作品,作品非常好,講一個時間的故事,但是情節(jié)相對比較晦澀。這種片子我們也不能拍攝,這是波蘭一個作家,萊姆的片子,在這個狹小的,講周圍的星球是具有智慧和記憶,很晦澀,沒法講。還有一個類似的片子叫《月球》,也沒法拍。這個作品也拍不了,是美國作家卡爾·薩根,寫天文的,但是它的情節(jié)沒有那么強,這些東西我們沒法拍。
像這些片子根本不用說了,《男人來自地球》,幾個人在屋里聊,得多長的劇本?!豆肢F》,基本上全篇到最后都沒有出現(xiàn)怪獸?!读⒎襟w》,幾個人在一個空間里面聊、說話,這種片子觀眾是不答應的。我們的觀眾能接受一個爛片,但沒法接受文藝片,爛片頂多是罵幾句,文藝片就得退票了。所以這些票沒法拍,這都不是很好的電影。
能拍成什么樣的呢?我覺得這個片不錯,情節(jié)也不錯,講腦力開發(fā)的,這個導演拍《第五元素》,我覺得這片聽不錯的,這種片,是一幫人在打架,這是美女拿著手槍,然后有點小科技,但不是很復雜,有點小思想,但不是很深刻。最后還穿越一下,這個片我們完全可以做,我不是說,好象我質疑電影工作者的能力,不是這個意思,當我們很長時間沒有出現(xiàn)科幻片,如果我們不提很古老的《珊瑚島上的死光》,當下這個時代,我們第一次考,不可能一口吃一個胖子,能拍成這樣非常成功了。在這里可以借鑒第三世界,就是發(fā)展中國家的例子,印度片,好萊塢機器人之戀。雖然印度片少不了載歌載舞,一直在跳舞,但是人家有大場面,刀槍不入,集團作戰(zhàn)。韓國片,這個片之前拍過好幾個時間旅行的科幻片,直到這個片才拍出準大片的感覺,還不是真正的大片,不要以為有一個大怪獸做了大特技和大場面就是,還不夠。但是這個片真的是大片了,完全可以比肩美國的科幻大片,一個很好的情節(jié)、很好的故事、很好的場面,錯綜復雜,最后非常的感人,最后是非常感人的結局,如果沒有看過的朋友希望去看一下。
這就是我要介紹的,就是說我對電影的看法,我們應該拍什么樣的片子。
做一個總結,我覺得任何創(chuàng)新都來自文化傳承,我現(xiàn)在老講創(chuàng)新,但實際上在科幻領域,在西方科幻文化中,它的傳承是非常強的,如果大家了解歷史的話可以多研究。
另外,科幻和科學始終是捆綁式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了,大家就喜歡科幻。
最后,我相信,尤其我剛才講的大環(huán)境這種電影的時代,我們一定會出現(xiàn)非常好的產(chǎn)品,但是我希望我們能出現(xiàn)更有水準的優(yōu)秀作品。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