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消費、凈出口作為中國經濟運行的三駕馬車在2014年表現(xiàn)各異,但毋庸置疑的是投資比重的下降成為經濟增速下滑的核心因素,固定資產投資502005億元,實際增長15.1%;消費繼續(xù)保持平穩(wěn)增長,成為中國經濟的中堅力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394億元,實際增長10.9%;進出口在國際經濟大背景下,復蘇乏力,2014年進出口總額,264335億元。如何評價三駕馬車的表現(xiàn),進入下面的數(shù)據(jù)解讀。 數(shù)據(jù)顯示,三駕馬車中,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51.2%,比去年提高3.0個百分點。投資對GDP貢獻率的比重繼續(xù)下降,而出口貢獻率依然為負。
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三大需求結構中最終消費的比重在提升, 而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下滑放緩的原因,首先是制造業(yè)領域生產能力過剩, 第二是房地產市場的調整。2014年房地產投資增長10.5%,也在明顯回落。
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95036億元,實際增長9.9%,增速比2013年下滑十個百分點左右,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14.4%,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7.6%, 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土地購置面積33383萬平方米,比去年下降14%,到12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216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1%。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2015年經濟整個的下行壓力是比較大的,核心原因,依然是在于投資, 2014年房地產這個周期性的調整還沒有完全展開,那么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這一線二線三線城市的這種分化狀況,在2015年會繼續(xù)展開。
中國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員袁鋼明說,房地產不僅是銷售,融資,或者是房地產的投資,包括相關的低價,土地財政,包括房地產相關的行業(yè),比如采掘原材料,重化工,或者冶金都會相應的下落, 對經濟造成的壓力,那么這就是一種陣痛,這個陣痛無疑是2015年必須承受的。